台灣大學社會系系主任蘇國賢打開電腦,一張涵蓋92國,密密麻麻的圖表出現,以橫軸為人均GDP、縱軸為代表貧富差距的吉尼係數,台灣處在中間偏右,愈往右下方走愈是「富而均」的社會,如德國、法國、挪威等。從1992年到2005年資料,台灣階級相對流動率,父母和子女階級不同的比例約70%,在世界算很高,代表流動性大、社會很活絡。
中研院的社會變遷調查同時發現,在1992年到2007年間,國人認同自己是中層階級的人,從40%降到32%,自以為是中下和勞工階級的,更從50%竄升到64%。貧富差距擴大和階級僵化正在發生。為什麼社會階級不流動?
【肥鵝理論,只肥了一小撮人】
財政部長李述德曾經在接受《天下》專訪時提出,降低營所稅與遺產贈與稅負、營造環境,企業賺大錢繳稅,就等於把鵝養肥,秋冬時不必拔,就掉毛掉滿地。但這是過去的舊理論和手段,處理新的經濟發展局勢,已經無法適用全球化的挑戰。
過去台灣每年經濟成長動輒7、8%,如今全球化局勢轉變,產業和資本雙外移,經濟成長率滑落到只有4%,且集中在少數具有資本的人手中。
因為現在經濟成長的果實,是外移的人獲益,以擴大貿易來拉動經濟成長,降低貧富差距的效應不可能出現,反而是愈拉愈大。
【教育,機會不均等】
如今更出現教育機會不均等,人民愈來愈難靠教育往上流動。人人都希望不要輸在起跑點,但所居住區域很可能已決定他的命運。台灣大學在2007年公布一項數據,在當年轟動全台。那一年,台大入學新生中來自台北市、台中市、高雄市、台南市,四個都會區的學生佔了78.44%,光台北市就53%。
而另一方面,大學擴張後,水準不一的大學文憑再也不吃香。受教育年限對薪資的影響,隨著整體教育程度提升而縮減。反貧困聯盟發起人簡錫堦戲稱是「黑心文憑」。
過去大學畢業的人比同年齡族群薪資高4成,但近年來「因為產業結構,沒有創造更高薪資和更好的就業機會,」台大社會系教授陳東升說,即使受高等教育,也難以改變出身。
【創業,愈來愈困難】
創業是造成階級快速流動的路徑之一,但這條路卻愈來愈難走。經濟部的數據描繪出創業全貌。台灣每年新設公司佔公司總數比率,在1992年達到歷史高峰為13.3%,到2006年已腰斬到6.2%。
不同世代間的創業可能性出現明顯差異。中研院社會所助研究員林宗弘分析,40歲以上的人成為老闆的成功率,是所有年齡創業者的130%,但40歲以下者,因為遲至1992年才進入勞動市場,失去改變人生機遇的機會,成功率馬上降為70%。
也就是說,六年級後出生世代,創業機會比五年級整整少一半。若有,資金也多從上一代繼承而來,階級流動愈來愈困難。他的研究同時指出,父親為政府雇員和資本家,對子女獲得高所得有幫助,不論是創業或取得高學歷。
留言列表